老吕常能在知乎上看到“会计专硕水很深、是个坑、谁考谁后悔”或者“会计专硕不太适合努力型选手,更多适合天赋型选手”之类的劝退帖。
事实上,会计专硕并非水很深!
首先,我们归纳一下知乎上诸多劝退帖说的会计专硕,水深在哪里?
录取率低
会计专硕(MPAcc)的报考火爆,竞争激烈,2020届会计专硕的报考人数将近12万人,报考的人数很多。
但是真正通过初试、复试,并最终被录取的考生概率仅在10%左右。
因此,会计专硕水深之一:录取率低。
初试时间紧张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的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3小时,平均一科一小时:
因此,会计专硕水深之二:初试时间紧张。
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很多备考会计专硕的考生准备的很早,甚至从大三就开始了,整日与管综、英语相伴于自习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有不少考生从七月份、九月份乃至更迟,才刚刚开始准备。
但是,有些备考一年或者更久的考生的初试成绩却差强人意,甚至不如仅仅备考几个月的考生。
于是,他们总结出:会计专硕不适合努力型选手,而更适合天赋型选手。
因此,会计专硕水深之三: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运气>实力
有些考生数学功底比较好,但做管综数学的时候,错误率忽高忽低,每次一看答案,又觉得自己都会做,只是运气不太好,所以选错了。
也有考生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时,有时写得酣畅淋漓,有时又是词不达意,只是自己运气不好,所给材料和主题不适合自己,影响自己的发挥。
因此,会计专硕水深之四:运气>实力。
老吕说,并非如此
现在,我们来从客观角度听听老吕说,会计专硕并非水深!
录取率低并非水深
宏观上来说,录取率低是普遍现象,考研热度只增不减,哪里有好考的专业?
微观上来说,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会计专硕火爆→含金量高
究其原因:
政策导向
就业前景好
考试难度低
报考会计专硕的生源结构中,一战应届生还是主力军,然而二战三战的考生人数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二战上岸的几率>一战上岸的几率
除此之外,很多考生报考会计专硕主要重在参与,要不边学边玩,要不报班不学,甚至是弃考,而真正达线的人并不多,这些陪跑的考生最终都成了炮灰,但他们却扩大了报考基数,因而,真正被录取的人并不多。
时间紧张并非水深
虽说管综的初试时间紧张,但是,重点题型反复考,也恰恰说明管综的难度相对较低,因此,只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多次全真模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不难。
例如:管综数学的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
常规题为主→22-23道
多道送分题
个别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要注意简便运算
压轴题难度较大→1道
老吕也多次说过:
考场上是出于本能答题,看到题目就会有下意识的反应!
当你练就了一切有利于在考场上迅速得分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基础,你的时间就完全够用!
付出不等价于收获
首先需要强调:备考时间长,精力多不代表你的初试分数就比备考时间短,精力少的考生分数高。
很多时候,你的勤奋只是行动上的勤奋,比如:别人吃饭、睡觉,你在学习;甚至还整理了两大本错题,却丝毫没有理解。
而不是思维上的勤奋,没有学会总结,及时勘误,还独自一人在错误的方向上渐行渐远。而方向错了,一切都是无用功。
老吕说:MPAcc考研成功公式:
成功 = 方向 x 方法 x 努力
[-1,1] [0,100] [0,100]
运气并非大于实力
你觉得你数学基础扎实,只是运气不好,这个题型你恰好不太熟悉,不能代表你的整体实力。
你认为你富有文采,逻辑清晰,只是运气不太好,碰巧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逻辑漏洞隐藏较深,论说文的隐含寓意较多而分辨不出核心论点,不能代表你的正常水平。
事实上,你只是在给自己的欠缺找借口!
绝大多数初试240分以上的考生都是用实力得分的,而你若只有180分的水平,运气再好对你来说意义也不大。
因此,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运气不过是在你拥有实力的前提下才出现并让你抓住的,只能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3
借老吕之力,一战成硕
一直以来,老吕备考会计专硕的初试高分学员、上岸学员都非常之多,他们凭借的是正确的方向、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你又何曾从上岸考生的口中听说过:会计专硕,水很深呢?
而往往只有落榜之人才会将失败的责任推卸到自身之外的地方,是运气不佳,会计专硕水太深,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